血鑽石是我去年看過的一部很好的電影,但一直沒有機會把一些心得寫出來,這部電影把血鑽石的由來演得非常完整,當中有一句話,我覺得深深震撼了我,『在美國的年輕女孩,夢想中的求婚戒指,造就了血鑽石。』(那句話好像是這樣講的,但我沒有記得那麼清楚)

確實,生活在自由世界的我們,每個人其實都有可能是造成非洲血鑽石的『兇手』。不過退一步想,這整個經濟體系的構成要素是什麼?首先,是來自於市場的需求,不管是西方世界還是新興的亞洲市場,都會有人想要鑽石,鑽石體積小,價值驚人,雖然不像黃金可以鎔鑄這樣的方便,但也因為這樣,更增添了鑽石恆久的紀念價直。

鑽石的生產從挖出來的粗鑽開始,世界上的主要粗鑽出口國有南非、加拿大、澳洲等,而粗鑽則會送到世界上的四大鑽石加工地比利時安特衛普、以色列特拉維夫、印度孟買和美國紐約。

但特別的是,世界上所有的鑽石原礦,幾乎有一半都操縱在De Beers這家英國公司的手上,而在上個世紀,他更壟斷了將近八成的原石。而這樣的壟斷和採購,也就讓非洲的鑽石生產國獅子山共和國、安哥拉、賴比瑞亞等國為此瘋狂,獅子山共和國正是這部電影裡的主要國家。

而不管是政府或是反抗軍,他們都擄掠本國或是敵軍所屬陣營的黑人,當作採礦的礦工,大肆採集原礦,而鑽石出口所得,則變成了各路軍閥的資本,買武器,佔山頭,搶更多的人當作採礦工。

等等,說到了這裡,有些人可能會發現有很多因素和歷史上的巧合一樣。

壟斷性的公司、如奴隸般的工人、跨國生產和消費、國際干涉等等。

是的,這慘無人道的鑽石生意,在西非的那些國家,並不是人類史上第一次見到的所謂『暴力經濟』。

所謂暴力經濟,就是由特許的壟斷企業,像從前的東印度公司、西印度公司、維吉尼亞公司等等,掠奪奴隸(其中許多是黑人),再利用奴隸去生產當時世界上最賺錢的經濟貨物,來大發其財。

這樣的貨物,就如同今日的血鑽石一樣,如果要一一排名這些歷史上著名的奴隸經濟的影響,血鑽石連邊都排不上。

這些貨物包含了
1.墨西哥的銀礦
2.巴西和加勒比海的蔗糖
3.美國南方的棉花
4.印尼的橡膠、可可、咖啡
5.巴西的咖啡、鑽石、黃金

為了生產這些貨物,當年的殖民帝國掠奪了無數的黑人或是亞洲奴隸,在特許的公司授權之下,讓奴隸為宗主國生產了經濟作物,再運回母國銷售,於是變成了資本主義母國->出錢掠奪奴隸->在適合的產地生產->運銷回母國->母國再以市場壟斷殖民地的消費物品,這樣的循環,就是舊世界的全球化經濟。

血鑽石不是憑空生出來的,她是根源於巨大的貧富差距和暴力經濟學而產生的,也算是人類暴力經濟學下的一個新的產品。

如果回到剛剛的循環裡,我們可以看到資本的流動,如果撇開道德問題,這個循環是和現在的全球化,其實是一樣的道理。

資本由西方世界流出,在新興市場裡面,運用較低的人工(這是奴隸的現代化說法),生產出便宜的貨品,銷售回西方世界,以供應西方世界的需要,而西方世界再以壟斷性商品支配新興市場的經濟。

而台灣,也正是在這樣的全球化裡,扮演著現代的奴隸生產,生產著血手機、血PC、血IC….等等。 回頭看,我們比起非洲黑人的遭遇要幸福不少,不過往前看,想想現在,好像又不值得那麼早高興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egendchang 的頭像
    legendchang

    legendchang的部落格

    legend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